1. 跳轉至内容
  2. 跳轉至主選單
  3. 跳轉到更多DW網站

德語媒體:金磚國家組織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?

文山 摘編
2016年10月17日

周一的德語報刊,關注了剛剛結束的金磚國家峰會,以及中國雄心勃勃的航天規劃。

Indien Goa Benaulim BRICS Gipfel - Narendra Modi und President Xi Jinping
貌合神離?圖片來源: Reuters/D. Siddiqui

(德國之聲中文網) 瑞士《新蘇黎世報》以"印中之間的較量"為題,指出印度與中國正在互相角力,爭奪在地區的影響力。

"今年在印度果阿召開的金磚國家峰會,會議的氣氛並不好。一方面,金磚五國的經濟發展水準不一,很長一段時間以來,這都有損該組織的重要性,削弱其存在的理由。此外,今年9月,巴基斯坦恐怖分子襲擊了印巴爭議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軍事基地,引發了又一輪印巴爭執。因此,在當下的印度,本次峰會也被認為是一次考驗,檢驗印巴衝突會對中印關係以及俄印關係造成怎樣的影響:中國是巴基斯坦最緊密的盟友,而俄羅斯則是印度的傳統夥伴。"

作者認為,在這一背景下,本次峰會引發外界關注的,正是上述這幾個雙邊關係。他在盤點了峰會期間俄印雙方達成的多項軍火、能源協議後指出,中印兩國領導人在峰會期間的雙邊會談就沒能取得顯著成果。而習近平甚至還在趕赴果阿的途中,在孟加拉稍作停留,簽署了數百億美元的貸款協議。

"在峰會後的公報中,著重提到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以及金磚儲備基金,後者在今年內將正式開始運作。這一機構早前曾經表示要成為佈雷頓森林體系外的又一選項,但是這一目標幾乎無法實現。但現在,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已經與世界銀行簽署了合作協議,並且和後者相似,也在發展中國家提供倍受批評的貸款條件。而另一個問題則是,中國主導的亞投行還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形成了競爭,而前者對北京的重要度要大得多。因此,在果阿峰會後,圍繞金磚國家組織重要性的問題還會持續存在。"

神舟11號於周一早晨發射圖片來源: Picture-Alliance/dpa/H. H. Young

德國《世界報》則將目光投向了今天發射的"神舟十一號"載人飛船。在題為"中國將太空人送上天宮"的文章中,作者注意到中國的航天雄心遠不止於此。

"航天專家在央視直播節目中透露,中國現在正在研發起飛重量2000噸的新型火箭,能夠將130噸有效載荷送入低軌道。這將能與同樣在計劃中的美國SLS火箭相媲美。"

"現在,美國禁止向中國航天轉移任何相關技術,並且還禁止美國衛星使用中國火箭發射。與此同時,歐洲人的態度則更開放。歐洲業內專家將中國視為潛在的投資者,能夠為西方航天企業或者衛星公司注入資金。就在最近,一家以色列衛星經營公司已經同中國人簽署了收購協議。"

"在航天規劃方面,自信的中國人其實有著自己的打算。在此次央視的直播節目中,一名記者就提到了國際空間站可能只會運行到2024年。而中國的首座大型空間站計劃在2022年投入運行,因此屆時中國就會成為唯一擁有長期在軌空間站的國家。對於北京而言,這是一場後來居上的勝利。"

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,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

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

瀏覽更多相關内容

顯示更多